欢迎访问 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有限公司 官网
业务咨询电话

6月7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2020年“世界食品安全日”中国主场活动(以下简称中国主场活动)。食品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年“世界食品安全日”的主题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旨在促进全球食品安全意识,呼吁社会各界和公众采取行动,共同守护食品安全,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高度契合。


中国主场活动当天,来自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代表纷纷发言,表达对全球食品安全的美好愿景,并表示将共同履行责任,加强协同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政府在行动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要求用“四个最严”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卫生健康委全面履行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评估的职责,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食品法典相协调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标准的国际事务,连续十三年担任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两个国际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参与和引领国际标准。在全国2837个县域设置食品污染的监测点,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发挥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作用,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安全的食品首先是“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2019年,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产管并举、标本兼治,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布最新版禁限用农药、禁用兽药目录,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农安专项整治,查处各类问题1.2万个,对生猪屠宰企业全面执行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两项制度”,启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国试行工作。下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把优质农产品“产出来”;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把质量安全“管出来”;加强品牌建设,把安全优质的形象“树起来”。

公安机关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领域犯罪问题,公安部近年来持续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在2019年开展的“昆仑”行动中,共破获食品犯罪案件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万名,打掉窝点7900余个,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安部聚焦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等领域,制定出台《依法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十项措施》,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侦办了一批涉及食用油、肉蛋奶、调味品等领域重大案件,有力保障了食品供应链安全,有效服务了经济恢复健康发展。

食品贸易、食品安全无国界。作为全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坚决守住进出口食品安全底线;服务经济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升级需求;致力合作共治,携手国内及各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2019年以来,全国海关坚持严字当头,全力推进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防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对228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暂停或取消42家存在问题的境外企业注册资格;坚持服务为要,全力落实中央“六稳”“六保”任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主动参与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不断深化“一带一路”“中国—东盟10+1”“中国—中东欧16+1”等国际区域性食品安全合作,积极促进全球食品供应链相关各方的责任落实,保障食品贸易安全畅通。

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首要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助力疫情防控。整治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筑牢维护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加大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力度,严控过程风险。2019年共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4.4万批次,覆盖33大类食品,检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指标558项。抽检的总体合格率为97.6%。下一步,总局将着力排查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等重点食品和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企业有担当

保障食品安全,企业要履行好主体责任,要把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摆在第一位,保证上市产品质量安全。中国主场活动上,物美集团、伊利集团、阿里集团负责人分别从数字化、产业链合作、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阐释了企业对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理解和行动。

数字化时代开启中国和世界食品安全的新篇章。物美以全面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力推进生鲜食品变革,努力推动上下游生产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链条规范经营,推出“每日鲜”包装菜、净菜,建设全国数字化供应链和冷链物流体系,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努力让百姓吃得放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物美和广大食品生产流通企业一道,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发起的“三保”行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张文中:物美集团董事长、多点生活董事长

中国市场是全球食品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包括食品企业在内的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推动了全球食品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合作方能聚力”。伊利集团强化产业链的深切合作,从源头推动全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全产业链企业的高效协同,让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流通、消费服务等各方面协同起来,加强创新与标准化建设,共同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守护国人健康。

潘刚:伊利集团董事长

阿里采取多项措施,完善电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在商户侧、用户侧、监管侧三管齐下提高治理水平。面向商户,阿里采取更加严格的商户线上开业资质审核,通过管理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技术,源头把控风险,并对平台商户进行食安教育;面向消费者,畅通维权渠道,开展健康营养科普宣传;面向监管,全力探索政企合作“互联网+监管”,共同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监管新格局。

王磊:阿里集团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公司总裁

社会共参与

“汇众家之长,聚各方之力”既是今年“世界食品安全日”主题,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题中之义。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专家学者积极科普宣传、新闻媒体客观真实报道、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氛围就一定能实现。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中国主场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世界食品安全日”与中国食品紧密相连,在全球化、规模化和行业细分驱动下,全球食品供应链正经历着深度融合,每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都影响着全球的食品安全,全球市场同生共荣。食品安全包括供应安全与食用安全两方面,前者主要关系着人们能不能吃饱,后者则是能否吃好。对于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来言,做好食品安全,就是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到自律,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就是对人民的健康负责。对消费者加强食品安全科普,让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提高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的能力。

吴玉蓉:澎湃新闻记者

澎湃新闻记者吴玉蓉发出倡议,希望新闻媒体携起手来,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始终坚持科学审慎的态度,客观、准确、全面地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广泛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努力凝聚社会共识,与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共同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战略、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增添正能量。

尹玉泉:北京市西城区食品安全志愿者

“守护食品安全,要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作为7万“西城大妈”的一员,消费者代表尹玉泉呼吁广大消费者不仅要增强维权意识,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理性消费,合理膳食,更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做食品安全的守护人、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人,守护好食品安全,守护好大家共同的家园。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声明: 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QQ

业务QQ:414213030

业务QQ:651440605

电话

认证业务:

扫码

敬请关注 长城订阅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