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规范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等组织机构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开展认证认可工作,对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指导消费、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作用。 认证是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在工业化国家率先开展起来的一种对产品的评价、监督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认证工作在国际上迅猛发展。各国政府为确保产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市场,保护环境,促进贸易,实施了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认证制度,建立了以规范本国认证机构和从业人员行为的认可制度,国际上也建立起了相应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互认制度。 认证范围从单纯的工业产品认证发展到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食品卫生管理体系,以及农产品、信息技术产品和网络运作等领域。认证认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障理念,认证证书已经成为企业签订贸易合同、招投标、申请贷款的“通行证”,是诚信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也正在不断增强。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经涵盖了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企业卫生注册和认证机构认可、实验室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等众多领域。国家认证认可的行政管理、认可、认证、卫生注册、认证机构和实验室认可、人员注册工作框架已经初步确立,结构趋于合理。 有关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大中型企业、机电产品生产企业、主要食品加工企业、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大多数企业、重要的、有影响的实验室,基本上按需要或要求取得了认证、注册或资格认可,其在经济总量上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认证认可工作已经全方位地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环节。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 | |